当前位置:江西文化之声 >> 文化 >> 文章正文

博物馆禁止社会人士入馆讲解:馆方讲解“不解渴”,凭啥不准市场补充?

发布于:2020-10-18 被浏览:2383次
辽宁省博物馆发布《关于实施(试行)的公告》,明确表示“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包括导游、社会教育机构等个人)在博物馆展厅组织讲座”,引发争议。
据了解,国内很多博物馆明确规定“禁止公开讲解”。但有些观众不明白这一点:有些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比较单一,为什么不允许公众在没有观众意愿的情况下讲解呢?
对此,文化界有人说,博物馆负有公共教育的义务,普通观众大多分不清主讲人的水平:“如果只是语言精彩,知识漏洞百出,那就得不偿失了。”
缺乏互动,没有个性,博物馆解释“不解渴”
“无论是看艺术展还是看文物展,都希望有深入的讲解。”每次市民罗,女士参观博物馆,她都会租用一名翻译,但体验并不好。
“机器解释太无聊了。很多东西我看不懂,解释也看不懂。”在一次纺织文化展上,罗女士听到了一个罕见的编织名称,但她完全听不懂:“就像听一样。”
在《办法》,辽宁省博物馆承诺在每天开放期间,“全职讲师和志愿者将为公众提供免费和定期的讲解服务”。然而,许多博物馆采用的这种方法仍然很难让一些观众满足“互动”和“个性化”的要求。
市民邱,女士曾经看过一个画展,每两三件展品都有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解释:“但他们谈论的太‘大道路’,所以我可以在百度找到我排队去的场景。我想知道创作的细节,甚至创作者的绯闻,但解说者无法与无尽的观众沟通。”
从事中国教育的付晴,对许多博物馆的解说文本并不满意。在参观古玉展时,讲解员在介绍一个重要展品时,用了很多博物馆常用的——这几个字,“精致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
付晴忍不住发作:“哪里好看,能详细说说吗?”这是当时最高的水平,我觉得不是。为什么这么说?”重复的问题呛住了叙述者。后来同组的一个游客摘下了自己的现代玉坠,然后叙述者在古今工艺对比中讲述了这个故事。
“我平时教育学生,写作一定要描述细节,不要用‘精致’、‘精致’、‘最好’这样笼统的字眼。但这个无意义的词我在不同的博物馆听过无数遍。”付晴甚至计算出,在一些解释中,一些文物只有几个十字:“每个人感兴趣的是细节,背后的故事,但博物馆的解释往往不涉及。”
于是,一批社会讲师应运而生。在淘宝,上搜索,你可以找到许多国内外博物馆的解说服务。有的讲师也会提前把自己的视频发给消费者,还有的会问消费者想了解展会的哪些方面或者展品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