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文化之声 >> 教育 >> 文章正文

问导师“不要一次收三个月以上的学费” 为什么难以实施?

发布于:2020-11-10 被浏览:2877次

作者/熊丙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所所长

"对我们来说,长期学习这一课是有用的."“一次性支付一年学费可以优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课外培训机构一次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的规定,已经执行两年了。记者发现,很多线上线下的培训机构已经悄然“越界”。不仅在营销上,强调一年学费的各种优惠,甚至在产品设置上也没有不到三个月的班级套餐,这在很多网上机构更为严重。

出台不得一次性收费超过3个月的规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培训机构一次收费过多,但收费后,由于管理不善,被“卷走了钱”,或未能履行服务承诺,这导致学生的不满,但很难退还费用。但是从规定的实际执行情况看,效果并不好.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个规定是否合理。如果合理的话,应该可以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合理,则应该调整规定,不然,白纸黑字的规定基本上不执行,这不仅影响了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也没有起到监管培训机构的实际作用。

据笔者了解,以很多培训机构对一次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这一规定,都采取打擦边球方式应对,为例,一年的费用分成四份合同,家长也配合这种做法。原因有二。第一,中小学的学科培训至少是一个学期的课程,三个月的课程很少。学费一学期交两次,意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培训机构提高质量,让家长继续续费。但是在实践中,也有一些不便之处。从师资和课程稳定的角度来说,家长们也担心接下来的几个月的课就不开了。所以我们也理解培训机构的做法。第二,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机构必须加大对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会限制培训机构拿收来的学费去扩张投资,可也同时限制了培训机构的现金流,这会影响机构的师资和课程建设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投入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次性收费不超过三个月,不符合培训机构的实际操作。当一个规范性政策强制推出各种对策时,就要检讨这个规范性政策是否有不合理性,因为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在要对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进行监管,就必须切实落实教育备案审查制,培训机构在一个过程中受到监督,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方案、内容、教师和费用是众所周知的。从现状分析,学历审查制度没有建立,这是相关规定没有落实的原因之一。

但如果建立了学历审查制度,就不需要要求培训机构一次只收三个月的费用。由于教育备案审查属于过程监管,监管部门会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控制机构的业务风险。这让一次性收费三个月显得相当尴尬。要实施这一规定,就要实施备案审查制度,而实行了备案审查制度,也就无需执行一刀切的收费规定,而要尊重机构的收费自主权.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教育备案审查制度。

教育备案审查和强调前置审批的传统监管制度不同,这更体现服务的理念.对于培训机构来说,防范其业务风险就是实行教育备案审查和风险准备金制度,将风险准备金按照学费的一定比例存入指定账户。只要教育记录审核制度和风险准备金制度到位,3个月内不需要实行一次性收费。此外,对于从鼓励培训机构规范经营出发,还可建立培训机构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较高的培训机构,可以降低风险准备金的比例。

综上所述,校外教育培训督导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督导体系。有效的监管,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舆论一直呼吁家长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不要相信培训机构的承诺,不要配合培训机构的非法经营活动,但如果家长普遍对培训机构的跨时间收费表现出合作态度,就没有市场基础来控制这种非法收费活动。事实上,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家长在面对一些大型培训机构时处于弱势地位。有些家长为了获得优质的培训课程,享受一定的优惠,会忽略不超过三个月的一次性收费,希望一次性购买课程,吃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