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文化之声 >> 教育 >> 文章正文

问教与学是否真的“普及” 不接受义务教育是否重要?

发布于:2020-12-07 被浏览:3155次

熊丙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最近,藏族男孩丁真“红”了。在接受媒体独家采访时,他的母亲托姆说,丁珍住在甘孜州理塘县冉日卡村,父母是牧民。放牧季节,他住在离家约4公里的牧场,家里养着约20头牦牛。据丁珍的母亲说,丁珍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回家帮她干活。在走红之前,她在家的工作主要是放牛、放马、挖虫草、捡松茸。Thom说牧场上没有信号,所以最近没和丁珍说话。她认为国企工作收入比较稳定,希望丁震以后为家乡做贡献。

与其他“网络名人”不同的是,丁真走红后被叫去学普通话、写字。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丁真,基本是文盲。丁真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此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20岁的丁震才上了三年小学,中国的义务教育辍学问题不容乐观。他不读书就成了“顶级网红”,对农村孩子来说,会是个不好的榜样。有人认为,丁震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城市人承受着巨大的“内卷化”压力。丁真眼里是那些没有被应试教育折磨过的人。如果教育导致孩子失去童真,那么这种教育的意义何在?

这种讨论并不陌生。三年前,一群来自四川凉山的未成年人,引发了这样的讨论。一部纪录片展示了四川凉山贫困山区的孤儿,他们无助、贫穷,在家乡辍学,被成都伯恩搏击俱乐部收留,接受专业的综合搏击训练,偶尔参加比赛,不愁吃穿。视频曝光后,由于伯恩俱乐部涉嫌利用未成年人参加商业展览比赛和地下拳击比赛,舆论和网友质疑这些打架孤儿没有完成义务教育。随后,当地政府迅速介入,要求未成年子女回国继续完成义务教育。然而,许多网民反对让“战斗孤儿”回家接受义务教育,质疑他们回家的生活不如成都好。他们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出路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适龄儿童辍学,这就是违反 《义务教育法》 .应该不会有争议。有的贫困地区儿童辍学,还有舆论为辍学辩护,是因为读书价值观念出了问题.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阅读无用论。这主要是义务教育采取升学模式造成的。一些农村家庭和孩子认为,如果考不上好大学,不如早点回家帮父母务农或者出去打工。升学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价值观是“升学有用,读书无用”,对于农村家庭与孩子来说,义务教育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并无多大关系,因此他感觉不到读书的实际意义。

按照丁震的年龄,应该在2010年左右辍学。2012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题组发布报告称,2008年至2011年,中国的辍学率大幅上升。“从2008年开始,有63.3万人辍学,辍学率为5.99。到2011年,辍学人数达到88.3万人,辍学率为8.8,与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大致持平。导致辍学率死灰复燃的原因包括农村地区学校的退出、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早婚早育等。

农村学龄儿童辍学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号文件,指出由于学校条件、地理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贫困的老海岛地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辍学现象。初中学生辍学、流动和留守儿童失学辍学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应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

据笔者了解,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包括藏区)都实施了“四包”来保障农村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校服、校车,有效降低了家庭的学费,增加了学校的吸引力,但这主要是物质层面。要让农村孩子喜欢读书,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模式和内容。通过教育提升自己,掌握建设和改变家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走向消除接某些人存在的“接不接受义务教育无所谓”的无意识.